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5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3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9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125篇
理论方法论   94篇
综合类   786篇
社会学   227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工程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密切、合作趋势日趋明显,高等工科院校与社会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复杂。与社会开展合作时,高等工程教育界要根据合作双方的目标与要求,研究工科院校与社会合作的时代特征,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社会合作,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工程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32.
回顾我国国家干预状况出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干预有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调节收入与财富分配等作用。但干预过度则存在难达预定目标,官员寻租等弊端。为了确保政府干预的有效性,应提高政府适度干预的能力,制约政府干预度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133.
“双一流”战略是对高等教育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创新,打破了传统重点大学建设较为固化的生态格局,将极大解放和发展高等教育生产力,提高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质量。“部省合建”政策是中国支持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优化区域高等教育布局、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双一流”战略在特定范围的延伸。“部省合建”高校作为中西部高等院校排头兵、区域高等教育先行者,在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水平提升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双一流”战略引领下,“部省合建”高校应认真分析自身现状,抓住发展机遇,明确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以及国家重点战略。  相似文献   
134.
对待中国现行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很多学者都言必称“民族—国家”理论。对此,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国家和民族之间包括三种具体关系:民族与民族(民族—民族)的关系、民族与国家(民族—国家)的关系和国家与民族(国家—民族)的关系。就国家和民族的关系而言,在探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中,我们需要找回“国家”,并在民族理论中给予“国家”居于民族之上的位置。我们认为,在“国家—民族”自上而下关系框架下,国家的角色处于主导地位,而民族则是从属于国家。中央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官本位”的“分级管理”“属地管理”和“分类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化的行政管理体系和实际运作机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5.
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互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的特殊性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互动模式,形成了一个新的人际交往空间———虚拟社区。人们在其中依靠化名的身份建立起类似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互动。虚拟社区能够满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完全得到满足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36.
洪州禅的代表人物马祖道一提出“平常心是道”的观点,鼓励众生在日常生活中体悟真如佛性,获得解脱。道一的门下进一步发扬了这一思想。他们饱含个性的禅法,从现实的角度充实和发展了六祖慧能“识心见性”、顿悟成佛的心性论,从而推进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7.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post‐modern discourses, the debate about the relative status of local and dominant languages poses serious policy problems for post‐colonial communities. Critics of minority language rights (MLR) generally point out that engineering a language shift on behalf of a vernacular language – motivated by the preservationist interests, collective rights and sentimental associations of an ethnic group – is futile, a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mobilities of individuals are bound to work against this enterprise. Proponents of MLR have gone to the other extreme of essentializing the linguistic identity of minority communities, generalizing their language attitudes, and treating local language rights as non‐negotiable.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is debate in the context of the attempts to promote Tamil by the military leadership in the North and East of Sri Lanka. The paper brings together data gathered in sociolinguistic studies for four years in the Jaffna societ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ception of the language policy in everyday life. The leadership recognizes that language policy is a symbolic statement for political purposes and tolerates certain inconsistencies in policy and practice. While the community assures itself of ethnic pride and linguistic autonomy with the stated policies, it negotiates divergent interests in the gaps between the policy/practice divide. Scholars should recognize the agency of subaltern communities to negotiate language politics in creative and critical ways that transcend the limited constructs formulated to either cynically sweep aside or unduly romanticize language rights.  相似文献   
138.
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中的田野调查法,对我国现有穆斯林聚居区进行深入调查后,总结出我国现有穆斯林聚居区形成的原因及宗教、民族迁徙、民族之间的交融、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对我国现有穆斯林聚居区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探讨我国现有穆斯林聚居区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39.
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一定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社区,其目的是通过政府与民间组织、公众的合作,把环境管理纳入社区管理,建立社区层面的公众参与机制。本文从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宣传教育等角度分析了绿色社区的作用特点,从政府引导、利益追求、责任分担等视角阐述了绿色社区建设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40.
The introduction of concept-based therapeutic communities, based upon the model pioneered by Charles Dederich with the Synanon community in California, was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in the evolution of drug treatment provision in the UK. For a short period in the 1970s, these communities enjoyed unparalleled influenc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direction of treatment approaches across the whole spectrum of services.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developments in psychiatry and social care that prepared the ground for that phenomenon. In addition, the article considers the subsequent demise in the importance of therapeutic communities to the direction of drug policy and the implications that this might have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residential treatment ser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